秘书:领导,那人落魄了别去!中将:把车开去,堵他家门!
一九六零年,成都军区大院里,空气里都透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。中将韦杰刚穿戴整齐,准备出门,就被自己那位机灵的秘书给拦了下来。
秘书压低了声音,脸上全是为难:“首长,您真要去啊?邓副省长那边……现在情况特殊,风头上,咱们是不是先观望一下?”
这话里的意思,韦杰门儿清。不就是说邓华刚从云端跌落,被一撸到底,从堂堂的沈阳军区司令员,变成了四川一个管农业的副省长,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嘛。
韦杰是谁?广西东兰县出来的“泥腿子”,十五岁就跟着张云逸、邓小平等闹百色起义,枪林弹雨里滚了三十多年,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。他瞅了秘书一眼,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。
他没多废话,就两个字:“备车!”
秘书还想再劝,韦杰摆了摆手,又补了一句,一句让秘书目瞪口呆的话:“到了地方,把车直接横着堵在他家门口,动静大点,让该看见的人都看见。”
好家伙,这哪是去探望,这简直是去站台,去示威!
为啥一个手握重兵的军区副司令,非要冒着天大的风险,去给一个“落难”的老上级撑腰?这事儿,得把时钟拨回到十年前,朝鲜半岛那片浸透了鲜血的土地上。
那时候,韦杰是志愿军第60军的军长,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。第五次战役打响,他的60军跟猛虎下山一样,第一阶段就把当面的南朝鲜军打得落花流水,一口气歼敌上千,兵锋直指汉城。
可战场这玩意儿,瞬息万变,谁也料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。战役进入第二阶段,美军的“磁性战术”和“绞杀战”开始发威,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被拉得像根脆弱的皮筋,随时都可能断裂。
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60军下辖的180师出了天大的意外。由于电台被炸,通讯中断,加上上级指挥链条上的几个关键指令没能及时传达,这支部队被美军几个师死死包围,几乎陷入绝境。师长郑其贵带着部队左冲右突,最终还是没能完全突围,损失极其惨重。
180师的失利,成了整个第五次战役最大的一个“污点”。消息传回志愿军司令部,彭德怀总司令雷霆震怒。彭老总的脾气,那是出了名的火爆,骂起人来能把房顶掀了。
在随后的总结会上,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。韦杰作为60军军长,自然是第一责任人。他笔直地站在彭总面前,听着老总的咆哮,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脸上了。据说,彭总气得直接拍了桌子,说要把他拉出去枪毙。
在那种高压之下,韦杰一句话没辩解。军人,打败了仗,没什么好说的,责任就得扛着。哪怕这口“锅”里,有太多客观因素,甚至是指挥系统上的问题。
眼瞅着韦杰的军旅生涯就要画上一个悲惨的句号,一个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。
“彭总,我看这事儿,还是先调查清楚再说。韦杰同志是一员悍将,仗不是这么打的,处理也不能这么草率。”
说话的人,是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。
邓华在彭总面前是少数几个说得上话的人。他不仅作战勇猛,心思更是缜密。他站出来替韦杰说话,不是搞人情世故,而是出于一个指挥员对战局的客观判断。他认为,把板子全打在韦杰一个人身上,不公平,也解决不了问题。
正是邓华的这几句话,相当于从枪口下把韦杰给拽了回来。
后来经过详细的复盘调查,证明180师的悲剧,主因是通讯不畅和指挥协同失误,韦杰在当时的情况下,已经做了他能做的一切。事情搞清楚了,韦杰虽然受了处分,但总算是保住了前程。
这份恩情,韦杰一辈子都刻在骨子里。那不是简单的提携,那是救命之恩!
时间回到成都。韦杰坐着吉普车,一路到了邓华的住所。那地方,跟以前的将帅府邸比,显得冷清了不少。司机按照韦杰的吩咐,真就把车大大咧咧地横在了门口。
韦杰下了车,整了整军装,在周围邻居探头探脑的注视下,昂首挺胸地走了进去。
屋里,邓华看起来苍老了一些,但精神头还在。看到韦杰,他先是一愣,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两个在朝鲜战场上共过生死的男人,没有太多客套话。一顿家常便饭,几杯薄酒,聊的都是过去的峥嵘岁月。
韦杰这么做,就是要用行动告诉所有人:邓华是我韦杰敬重的老领导,他不是什么“坏人”。你们想踩他一脚,得先问问我韦杰同不同意!
要知道,邓华的“落难”,牵扯到的是一九五九年的庐山会议。他在会上因为支持彭德怀的观点,被划为“彭、黄、张、周”反党集团的军事俱乐部成员,一夜之间,从全军最耀眼的将星之一,变成了需要被“监督改造”的对象。
在那个年代,这种事,谁沾上谁倒霉。可韦杰偏不信这个邪。
他这份情义,让当时处境艰难的邓华感受到了巨大的温暖。而韦杰的“站台”,也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,让一些想要落井下石的小人,不敢再那么明目张胆。
其实,韦杰自己也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硬骨头。他所属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,是当年红军改编时最初的十六个主力团之一。这十六个团长,个个都是宝贝疙瘩,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,比如后来的大将陈赓、上将杨得志等等。韦杰能名列其中,足见其分量。
岁月流转,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。一九七七年,邓华将军终于得到平反,被调回北京,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。消息传来,远在成都的韦杰听闻后,激动得不能自已,据说那天他破例多喝了几杯。
老领导守得云开见月明,比自己升官还高兴。
说到底,什么是真正的袍泽之情?不是你在高朋满座时,我来锦上添花;而是在你门可罗雀时,我敢雪中送炭。韦杰用自己的行动,诠释了一个军人最朴素也最高贵的品质:义气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这份不掺杂任何功利、纯粹得像水晶一样的感情,显得尤为珍贵,也更具力量。真正的硬汉,看的不是顺风顺水时有多威风,而是看他在狂风暴雨里,敢不敢为兄弟撑一把伞。
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