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25085.2标准的本试验用于验证电缆不应持续燃烧
GB25085抗延燃测试试验:
使用供给适当气体的燃气燃烧器(例如,本生灯或特克卢燃烧器)确定火焰传播阻力,该燃烧器具有内径为8mm~9 mm 的燃烧管,其中内部蓝色锥体尖端的火焰温度应为(950±50)℃。验证火焰温度的首选方法应使用长度为150mm、直径为1.5mmK型热电偶热电偶的尖端应位于内侧蓝色锥体的尖端。
如果导体在试验过程中断裂,则重复试验,以1s为单位减少火焰暴露时间,直到导体不再断裂。如图15所示,试样悬挂在避风箱体中的金属罩内,并将试样接触火焰内焰的顶端。应给试样施加一个应力,比如通过滑轮挂重物的方法,以确保试样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拉直。电缆的角度应相对于垂直线为 45°士1°。无论如何,试样距离金属管壁至少为100mm。将内部蓝色火焰的顶端接触距离试样上端(500±5)mm 位置的绝缘。对于导体截面积不大于 2.5 mm'的电缆,供火时间为 15-;s;对于导体截面积大于 2.5 mm’的电缆,供火时间为30s。供火结束后应从电缆侧面移除火焰
制备5个带至少600mm绝缘的试样在完成材料的初步筛选后,实验室进入了更为严格的测试阶段。根据标准要求,测试样品需在特定条件下暴露于明火,以评估其抗延燃性能。火焰接触时间、燃烧速率以及自熄时间等关键数据被精确记录,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。
为了模拟真实环境下的风险场景,测试还增加了不同角度的火焰喷射,以观察材料在复杂条件下的阻燃表现。实验人员发现,某些复合材料虽然在静态测试中表现优异,但在动态燃烧环境下仍可能出现局部熔滴现象,这提示制造商需进一步优化材料的配方和结构设计。 此外,测试报告还强调了温度与湿度对阻燃性能的影响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,部分样品的阻燃效率有所下降,说明环境适应性也是未来研发的重点方向。基于这些数据,行业可推动更严格的阻燃标准,确保产品在极端条件下仍能保障安全。 最后,测试团队建议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,提前预测材料的燃烧行为,以减少实验成本并加速新材料的开发进程。这一创新方法有望为汽车、航空等高风险领域提供更高效的防火解决方案。
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