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四川长虹(600839)2025年三季报要点速览
财务表现: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18.89亿元,同比增长5.94%;归母净利润10.08亿元,同比大增192.49%;单季归母净利润5.07亿元,同比暴增690.83%。扣非归母净利润1.96亿元,同比增长7.34%。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.02亿元,同比提升75.57%。
核心业务进展:主营家电业务收入小幅下滑,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成为利润主要驱动。华丰科技等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大幅提升,带动非经常性损益大增。
资产负债结构:总资产989.87亿元,较年初微降0.39%;归母净资产154.63亿元,增长5.47%。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均有明显增加,流动性压力需关注。
发展战略与资本运作:加大金融资产配置,理财产品和权益投资占比提升。公司回购股份,资本运作活跃。子公司长虹美菱、长虹华意等持续项目投入。
未来关注点:主营家电业务盈利能力、投资收益可持续性、资产负债结构变化、现金流稳定性、非经常性损益对业绩的影响。
四川长虹2025年三季报分析:投资收益撑起利润,主业承压下的结构性分化
如果你只看四川长虹2025年前三季度的利润表,可能会被那组“炸裂”的同比增速所吸引:归母净利润10.08亿元,同比大增192.49%;单季归母净利润5.07亿元,同比暴增690.83%。但Zerohedge风格的投资者不会只看表面数字,背后的结构性变化才是关键。
一、利润暴增背后:非经常性损益主导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.72%,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2.49%,单季更是同比暴增近7倍。但细看扣非归母净利润,前三季度仅为1.96亿元,同比增长7.34%,远低于归母净利润的增速。非经常性损益高达8.12亿元,成为利润暴增的核心推手。
其中,华丰科技等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贡献巨大,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.97亿元(去年同期仅4840万元),投资收益3.53亿元(去年同期1.49亿元)。这意味着,四川长虹的利润结构正从家电主业向金融投资倾斜。
二、主营业务承压,家电板块增长乏力营业收入818.89亿元,同比增长5.94%,但三季度单季收入同比下滑2.69%。家电主业面临行业竞争加剧、需求疲软等压力,毛利率改善有限。营业成本、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、研发费用等刚性支出依然高企,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大增132.14%,利息收入下降是主因。
三、资产负债表:流动性压力与资本运作并存总资产989.87亿元,较年初微降0.39%;归母净资产154.63亿元,增长5.47%。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增长20.0%和67.85%,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下降30.68%,显示公司在加杠杆的同时也在偿还部分到期债务。
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9.72亿元,较年初大幅增加,主要系长虹美菱购买理财产品。公司回购股份,库存股增加100%,资本运作活跃。
四、现金流与投资活动:经营现金流改善,投资现金流大幅流出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.02亿元,同比增长75.57%,主要得益于销售采购结算变化。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7.69亿元,较去年同期流出额扩大,反映公司加大了对理财产品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。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6.93亿元,同比大增381.98%,主要来自借款收支净额增加。
五、核心逻辑与预期差四川长虹当前的业绩高增长,核心逻辑已从家电主业转向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。这带来了短期利润的“爆发”,但也埋下了可持续性的疑问。家电主业收入增长乏力,盈利能力改善有限,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成为利润主要来源,业绩波动性和不可控性上升。
市场预期或许仍停留在“家电龙头”的传统认知,但实际公司已在金融资产配置、资本运作等领域加大投入。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,取决于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主业的恢复能力。
六、未来关注重点家电主业盈利能力能否企稳回升,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如何影响公司基本盘。
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的可持续性,尤其是华丰科技等项目的后续表现。
资产负债结构变化,加杠杆带来的偿债压力与流动性风险。
现金流稳定性,经营现金流能否持续改善,投资活动现金流流出是否可控。
非经常性损益对业绩的影响,未来是否会出现大幅波动。
结论:四川长虹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表面亮眼,实则结构性分化明显。投资者需警惕业绩高增长背后的非经常性因素,关注主业基本面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,避免被短期利润“迷惑”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