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称为“创新之城”的深圳,这几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,集聚了1000多家机器人相关的企业,这里不仅拥有形态各异、功能多样的机器人,还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。活力中国调研行,总台记者带你到深圳南山了解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。
总台记者 王露莹:今天的直播现场,我们把深圳最厉害的机器人产品都亮了出来,跟着我挨个瞧瞧!首先是这台会写毛笔字的机器人,它可以说是“书法达人”。3D视觉系统可以精准地捕捉写字时候的每一个细节,再让机械臂完美复刻,相似程度可以达到90%以上。
这台咖啡拉花机器人也不含糊。人类拉花得手上功夫过硬,而这台机器人利用AI技术,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咖啡师拉花的手法,再通过高精度的控制,能够灵活地玩转各种精细拉花。
深圳机器人产品有个特点,叫“沿途下蛋”。这些企业多数做的是具身智能机器人,但企业研发产品时,只要中途有小突破、小成果,就立马做成机械臂、灵巧手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。行业内的朋友们都说,这是深圳机器人的“生存智慧”——既能稳步向前,又能随时收获成果,可以随时随地贴合市场的需求。
眼下,深圳的机器人产品已经走出国门销往海外了。这些会写字、会拉花的只是深圳机器人产业的“冰山一角”,我现在所在的南山西丽还有个响当当的外号——“机器人谷”。
为啥叫这名?大家看看这张地图,这蓝色的都是机器人企业。很多企业都说,就冲这产业聚集度,也要把企业落户在这儿,十几分钟就能和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见面聊需求,非常方便。
这是一台安装了国产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割草机器人,2022年正式装上了“中国芯”,实现了厘米级的精准定位。不仅如此,打开机器内部更惊喜,能识别200多种障碍物的车规级激光雷达,以及其他核心零部件,几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国产化,这背后正是国家科技实力的硬支撑!
深圳对机器人产业那是真支持!前段时间给近40家相关企业发放了近2亿元“训力券”,还开放了100个应用场景让机器人“练手”。有了实践经验和数据,这些机器人成长得更快了。
眼下在深圳,无人机送外卖、马路上扫地机器人辛勤工作,机器人在工厂巡检,已经不是新鲜事了,凭着这股敢闯敢拼的精神,相信这座青春之城未来还会诞生更多的机器人产品。我在跟这些企业聊下来之后,也是感受到了雄心壮志,美国有硅谷,大家也希望未来深圳的机器人谷能够声名远扬,深入人心。
(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朱江 朱慧容 王露莹 肖锡军)
编辑/周超
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